當電影的開頭出現(xiàn)那個熟悉的聲音,出現(xiàn)熟悉的SB畫面,就知道這是一部邵氏出品的電影,作為香港老牌的電影公司,出品了很多香港人心中的的經(jīng)典,由于很多的原因,很多電影內(nèi)地沒法看到,只能通過后來的網(wǎng)絡(luò)來欣賞,而在后期新藝城以及嘉禾等公司的出現(xiàn),邵氏漸漸的示弱,減少了電影的拍攝,新導演新思維不再屬于邵氏,而邵逸夫也將他的重點轉(zhuǎn)到TVB電視上,但是他舉辦的香港小姐大賽以及演員訓練班依然為香港各大電影公司提供高質(zhì)量的演員,雖然邵氏不再拍片,但是他的影響力依然是那么大。邵氏電影出品的電影種類五花八門,而尤以武俠片和風月片最為有名,張徹,胡金銓,李翰祥,楚原等導演也是邵氏江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現(xiàn)在我們就盤點一下邵氏輝煌時期的經(jīng)典十大動作片!
獨臂刀
《獨臂刀》是由張徹執(zhí)導的武俠片,王羽、焦姣等參與演出。該片講述了方剛以殘疾之身練成偏門奇功的傳奇故事。大俠齊如風收留了為救自己獻身的仆人方誠之子方剛,并傳授其武藝,且欲立為掌門。如風女兒齊佩因愛慕方剛不成,聯(lián)合師兄與方比武,并施暗算;方右臂被砍斷,負傷逃走,為少女小蠻所救,并依小蠻父所遺《左手圖譜》練成了左手神刀。后來,如風遭仇家笑面二郎和長臂神魔復仇,弟子被殺,齊佩被囚。危難之中,方剛不計前嫌,與小蠻救出齊佩,又殺笑面二郎、長臂神魔及其黨羽,并救出師父。隨后,兩人攜手遠走天涯!1965年,邵氏公司老板邵逸夫?qū)Ψ簽E老套的武打片厭煩,決心要拍攝新類型的武打片,幾經(jīng)嘗試,張徹在1967年拍攝傳世之作《獨臂刀》,成為第一部票房超過百萬的影片,張徹獲得“百萬導演”的名號。

2.保鏢
又是張徹導演的一部作品,是邵氏公司早期出品的一部古裝動作片。本片的主演姜大衛(wèi)和狄龍無疑是香港一個時代的英雄。和周潤發(fā)一起大紅大紫的狄龍在本片中擔任主角,觀眾可以一睹年輕時狄龍的風采。和年輕的狄龍搭檔的姜大衛(wèi)、李菁、谷峰、井淼都是那個時期深受大陸觀眾癡迷的影星。如同吃慣了時鮮的水果,突然來一口珍藏多年的醇酣罐頭一樣,味道盡管各有不同,但正是這不同的味道中,能讓你品嘗出時間流逝后乍啖如新的回味。

3.愛奴
《愛奴》是楚原執(zhí)導,何莉莉、貝蒂等主演的愛情片。講述了弱質(zhì)少女金娥(何莉莉),被賣入妓院強迫接客,受盡欺凌,悲憤之馀,假意奉承,化名愛奴,跟鴇母春姨(貝蒂)學習奇特武功,又投其所好與春發(fā)展一段同性戀,目的就是報仇,后來愛奴將曾競投她初夜的嫖客逐一殺死……。本片是公認的楚原拍攝新派武俠片之前的最佳代表作,也是楚原所有作品的最佳代表作。該片集文藝、動作、復仇、悲劇于一體,結(jié)構(gòu)完整、映象瑰麗、色彩奇詭、風格獨特,同時故事發(fā)展的也比較曲折離奇,人物性格塑造的豐滿鮮明。

4.大醉俠
《大醉俠》胡金銓執(zhí)導,鄭佩佩、岳華及陳鴻烈共同主演的動作片。該片講述了金燕子在大醉俠范大悲的幫助下成功剿滅 “索命五虎”以及救出兄長的故事,影片1966年04月07日于香港上映。這是鄭佩佩的成名作,而另外兩位主演皆已仙逝,曾經(jīng)的年輕小生俊俏美女都已經(jīng)不再是當初的容顏,這部電影距今已經(jīng)超過50年,現(xiàn)在看來,依然可以算的上是武俠中的精品!

5.流星蝴蝶劍
《流星·蝴蝶·劍》是由楚原執(zhí)導,宗華、井莉、岳華、陳萍等人主演的一部香港武俠片。影片改編自古龍武俠小說《流星蝴蝶劍》,1976年上映。影片講述了孟星魂為了愛情與正義鏟除武林敗類律香川的故事。后來香港電影也拍過流星蝴蝶劍,這一部算是開山鼻祖了,放一張岳華年輕時期的照片,紀念一下這位剛剛離開的老戲骨

6.金燕子
《金燕子》是由張徹執(zhí)導的動作片,于1968年上映,鄭佩佩、王羽、羅烈等主演。 該片講述了女俠「金燕子」謝如燕(鄭佩佩飾)和俠士韓滔(羅烈飾)、蕭鵬(王羽飾)三人連手對付「毒龍」王雄的故事?!洞笞韨b》大紅之后,邵氏于兩年之后再拍《大醉俠》的續(xù)集《金燕子》,不過胡金銓已經(jīng)離開邵氏,邵氏只好找來張徹頂替,這樣一來,劇情和人物就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這部《金燕子》已經(jīng)跟《大醉俠》毫無關(guān)聯(lián),鄭佩佩的角色雖然還是叫金燕子,卻跟《大醉俠》里的金燕子是毫不相干的兩個人。男主角則由憑《獨臂刀》而大紅的王羽擔綱,一哥王羽搭配一姐鄭佩佩,這個陣容強大到了極點,本片位列當年香港十大電影票房的榜首。相對于兩年前,鄭佩佩這次扮演的金燕子依然是英姿颯爽,但少了幾分嬌憨天真,多了幾分成熟與女兒的柔情。

7.多情劍客無情劍
1977年楚原執(zhí)導的武俠電影,由狄龍主演。影片講述的是李尋歡的江湖上的恩怨情仇故事。古龍小說的獨特結(jié)構(gòu)使其成為天然的電影劇本。新派武俠小說開創(chuàng)了新的刺激和新的敘事體系。二十世紀六十到八十年代,古龍的創(chuàng)作達到輝煌,成為風行天下的名家,與金庸和梁羽生被稱為新派武俠小說三大家。楚原是古龍電影最好的詮釋者,“古龍、楚原、狄龍”構(gòu)成鐵三角關(guān)系,成為香港影界反響大、影響深、口碑好的組合。

8.天涯明月刀
《天涯明月刀》是1976年香港邵氏公司根據(jù)原著改編的電影,除了大多數(shù)人物原型被保留下來以外,原著中的卓玉貞、“四無公子”蕭四無、周婷分別被改編成秋玉貞、蕭劍、乞食妓女。故事描寫天下“第一快刀”傅紅雪擊敗燕南飛,成為武林第一。其后兩人被殺手追殺,合力追查真相的故事。楚原在《天涯明月刀》中繼續(xù)延續(xù)了他一貫的情義風格,建構(gòu)了一個有別于當時盛行的硬朗的陽剛武俠世界,在情感的溫婉中顯示出中國文化的溫柔敦厚,加上那種如煙似霧的布景,正好營造出了古龍小說中那種縹緲悠揚的情感世界。整部影片最為有特點的就是書,畫,琴,棋,劍五個殺手的出場。尤其是棋陣,原本楚原認為殺手的殺招應該是個以人作棋的棋陣,在一極大平原上畫一個棋盤,而殺手以將車馬炮仕相卒的排列而排列,到開始廝殺時,一邊棋盤站的都是依著棋子原來位置的殺手,而另一邊卻只有傅紅雪、燕南飛和當時的女主角井莉,他們好像一只車一只馬來保帥一樣,而對方殺手的殺著卻跟行棋一樣,車的殺手可以左右縱橫,而炮的殺手卻必須越過一個人才下殺招。這一來招式滿有新意,而且亦很可觀。但是邵氏公司當局卻嫌這方法太復雜,而且并不是每一個人都懂得弈棋。終于在幾次討論中否決了,最終只同意楚原在平地畫一個大棋盤開始對陣廝殺。雖然方法如此簡陋,可是因為這個異想還是讓此部影片具有了非同一般的格調(diào)。

9.新獨臂刀
《新獨臂刀》是邵氏兄弟有限公司出品的動作電影,由張徹執(zhí)導,姜大衛(wèi)、狄龍、李菁、谷峰主演。該片于1971年2月7日在中國香港上映,該片講述了擁有“鴛鴦刀”絕技的少年雷力被龍異之使計陷害,自廢右臂,在客棧中做店小二,并與封俊杰結(jié)為好友。封俊杰被龍異之殺害后,雷力為友復仇的故事。該片導演張徹對武打設(shè)計有更高的要求,所以演員完成的動作看起來很寫實,用快展現(xiàn)激烈刺激的武打場面,用慢表現(xiàn)人物受傷垂死的局部放大,營造了一種酣暢而悲涼的氛圍,這種別具一格的剪輯方式體現(xiàn)了張徹的獨特審美,特別是對死亡的精心設(shè)計,表現(xiàn)了他對于英雄之死的高度贊揚。該片打破傳統(tǒng)武俠片嚴格遵循正義之士除暴安良的類型模式,主角雷力不屬于傳統(tǒng)英雄,他和龍異之的比武只是斗氣,而非鋤奸,封俊杰的犧牲僅僅為了激發(fā)雷力的復仇之心,從而再去挑戰(zhàn)象征江湖秩序的龍異之。導演并沒有闡釋以暴制暴,除暴安良的思想,他只是客觀反映了江湖的險惡和輪回。其浪漫色彩表現(xiàn)在復仇的母題、反暴力的倡導以及對俠義精神的贊揚。該片融合了暴力美學與浪漫主義,兼顧了豪情熱血和風發(fā)意氣

10.十三太保
《十三太?!肥怯蓮垙貓?zhí)導的動作片,姜大衛(wèi)、狄龍、王鐘等領(lǐng)銜主演。影片講述了唐末,黃巢起義軍攻入唐首都長安,晉王李克用(谷峰 飾)受命剿賊,收復都城。沙陀族人李克用其時擁兵十萬,麾下猛將如云,更有義子組成的十三太保能征善戰(zhàn),一時風光無兩!這部片子拍在《報仇》后不久,當時是夏天,據(jù)說馬都熱死了幾匹,可知氣候難擋。姜大衛(wèi)在片場知道自己獲得亞洲影帝的時候沒什么特別的反應,一種說法是他個性看淡,另一種說法是當時已經(jīng)熱暈了。姜大衛(wèi)自己都說那場五馬分尸的戲非常浪漫。張徹本人對這部片子并不十分滿意,但那一場死亡真是加了不少分。本來的版本里是有一聲慘叫的,在天映的修復版中被去掉了,大概是怕觀眾的心理承受不了吧。為了拍五馬分尸,張徹搭了一個高樓,沒想到附近的村民跑了來,說這個高樓壞了此地的風水,村子里連續(xù)死了好幾個人。一下子來上百村民,可邵氏也不是好惹,龍虎武師就不說了,光木匠泥水匠也有百多人。好家伙,這邊項鋤頭扁擔耙子,那邊項沒開刃的片刀,木頭長槍,還有斧子鏟子,眼看著就要發(fā)生群體斗毆。還是張徹一邊壓制住邵氏廠里的人,一邊勸慰村民,最后找來幾個道士,做了幾天法事,算是平息了。

邵氏電影的輝煌已經(jīng)過去,只能在那些老膠片里回味當年的那些記憶,在物質(zhì)缺乏的年代,這些電影
帶給人的震撼和驚喜是現(xiàn)在的我們不可想象的,致敬他們
本文由網(wǎng)上采集發(fā)布,不代表我們立場,轉(zhuǎn)載聯(lián)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www.webhosting0.com/shbk/49275.html